北京聯(lián)合大學邱紅副教授主持的中國商業(yè)統(tǒng)計學會規(guī)劃課題重點項目《融合OBE+LACID的課程思政改革路徑及效果評價研究——以<市場調(diào)查與SPSS數(shù)據(jù)分析>為例》(課題編號:2021STZ06),最終成果為研究報告、教學大綱、教學設計方案、配套教學資源。課題組成員:李偉、吳霞、邱曉星、李秋惠和劉琳。
2020年教育部印發(fā)《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教高〔2020〕3號)》,“綱要”明確指出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綱要”的頒布為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指明了方向和戰(zhàn)略舉措。
構建普適的、可推廣的課程思政改革以及評價課程思政改革效果的方法與路徑是全面推進各類課程思政改革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本課題旨在找到指向課程的具有可行性的、可操作性的、普適的方法和路徑,并找到恰當?shù)?、有效的技術方法用以評價實施課程思政改革與預定的課程目標的一致性。本研究將為課程思政改革提供可靠的理論與方法支撐,同時個案研究又為其他課程推進課程思政改革提供可參考的范例與可借鑒的實踐經(jīng)驗。
二 主要內(nèi)容
本課題研究的主要成果如下:
1. 基于課程思政理念與OBE理念重構課程目標與課程內(nèi)容體系,撰寫課程教學大綱
在課程思政理念與OBE理念的指導下,基于對社會需求分析、學習者分析以及本課程領域知識分析,分析課程包含的思政元素,理清思政元素內(nèi)涵所聚焦的“政治認同、國家意識、文化自信、公民人格” 價值觀與情感層面四個維度的具體內(nèi)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把實現(xiàn)民族復興的理想和責任融入各類課程教學之中”,重構了本課程目標,在關注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yǎng)的同時特別關注和加強了對學生的價值塑造,并重構了與之對應的課程內(nèi)容體系,撰寫了《市場調(diào)查與SPSS數(shù)據(jù)分析》課程教學大綱。
2.基于LACID理論進行教學設計,完成課程教學方案與配套的多媒體課件
以LACID理論作為教學設計的技術理論,《市場調(diào)研與SPSS數(shù)據(jù)分析》進行以學習活動為中心的教學設計,選擇包含價值塑造目標的教學活動,知識建模、學習活動設計,完成教學活動與教學過程的設計,并進行教學實施。
3.基于信息流分析法檢驗與反饋,修正與迭代課程教學方案與多媒體課件
利用信息流分析法進行目標-方案-行動的一致性檢驗,對方案與行動過程的信息進行編碼,對其編碼進行對比分析,找出教學過程中一些環(huán)節(jié)存在的缺陷,并進行修正與迭代。
4.確立課程思政改革的課程開發(fā)與教學設計的可行且普適的方法與路徑
融合思政教育理念,基于成果導向教育(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理論,以學習活動為中心的教學設計(Learning-Activity-Centered Instructional Design,LACID)理論,構建一套開展課程思政改革的可行性的、可操作性的、普適的方法和路徑。
5.確立對課程思政改革效果評價的有效方法
找到正確的課程思政改革效果的評價方法,即采用信息流分析法,記錄學生的行為信息,與教學活動方案中的信息進行對比,全面評價該課程思政改革的“目標-教學方案-教學行動”的一致性,從而評價課程思政的融合效果。能使教育者準確了解課程思政改革的效果,使其發(fā)現(xiàn)其課程思政改革實施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然后在評價反饋基礎上通過不斷優(yōu)化課程設計與教學設計,切實發(fā)揮課程的育人功能。
三 重要觀點
創(chuàng)新一:首次嘗試將OBE+LACID理論應用于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中,構建課程思政改革的可操作的、普適性的方法與路徑,將課程思政的理念落實到教學活動中,使教學活動有意識地直接指向育人目標。
可行性的、可操作性的、普適的方法和路徑可以幫助教師有效地推進各類課程的課程思政改革,指導教師制定包含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價值塑造目標三維一體的新的課程目標體系、圍繞新的課程目標構建新的課程內(nèi)容體系、設計包含思政元素、以學生學習活動為主的教學活動方案等,真正落實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yǎng)目標。
因為OBE理論(即基于成果導向教育,Outcomes-based Education)作為一種以學生為本、采用逆向思維的方式進行課程體系建設的理論,其廣泛應用性已被大量實踐證實,同時LACID理論(即以學習活動為中心的教學設計,Learning-Activity-Centered Instructional Design)作為教學設計理論也經(jīng)過了多學科、多課程應用的實踐驗證,因此,OBE+LACID理論為構建課程思政改革提供了可行性的、可操作性的、普適的方法和路徑。
創(chuàng)新二:首次嘗試利用信息流分析法應用于課程思政教學改革中,進行目標-方案-行動的一致性檢,從而評價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與教學活動對教學目標及方案達成情況,檢驗案例研究課程在構建課程思政實現(xiàn)路徑的可靠性。
因為只有準確評價課程思政改革的效果,才能使教師明確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的方向和措施是否正確。而如何評價思政教育對學生所進行的價值觀念的引領、思想品德的塑造和意識形態(tài)這些精神層面的教育效果,用常規(guī)的考試手段很難測量。又因為學生的變化很緩慢,難以用學生的變化去評價該課程思政改革的成功與否,或者是否發(fā)生了目標融合與教學活動融合。
人的思想與行動的一致性提示我們“聽其言”“觀其行”,在教學中去觀察學生的行為,來評價課程思政的融合成果的評價。因此信息流分析法在教學評價中的應用為我們提供了解決難題的思路,成為評價課程思政改革效果的一種可靠的且可行的方法。
關注市調(diào)大賽
官方公眾號
關注學會官方公眾號
關注市調(diào)大賽
官方抖音賬號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202009853號
技術支持:煜嘉科技